為什麼我的孩子在學校不說話?走進選擇性緘默症的內在世界
- 香港口部肌肉重組治療中心 HKOMR
- Oct 24
- 2 min read

✨ 給每一位為孩子擔心的家長
你是不是常聽老師說:「他在學校完全不說話」、「叫他他也不回應」,但你明明知道,你的孩子在家會說話、會笑,十分活潑好動,甚至講不停。身邊的同學偶然在校外聽到孩子說話,忍不住說:「原來他懂得說話的!」,同學一句無心的說話,卻立刻令孩子再次築起防線,再次沉默起來。
家長及身邊的人都因此感到困惑、心痛,很渴望這個活潑的孩子在其他地方都能自在地做自己, 無奈努力地給予肯定及鼓勵卻未能改善情況,而一般常見對言語治療方法都未如理想,或在課堂中有所改善,但一踏出治療房卻打回原形。
要有效地協助選擇性緘默的孩子,我們需要先理解這個問題是什麼一回事。
💡 什麼是選擇性緘默症?
選擇性緘默症(Selective Mutism, SM)是一種以「情境性社交焦慮」為核心的情緒障礙。孩子在熟悉、安全的環境裡(例如家中)可以自如地說話,但當面對陌生環境、學校或不熟悉的人時,卻會因焦慮而出現「凍結反應(freeze response)」,就像身體瞬間被鎖住,聲音也被「關掉」,無法作出回應。這不是害羞,也不是故意不說話,而是一種無法控制的身心反應。對孩子來說,他們不是「不願說話」,而是「說不出口」。
🧠 為什麼會這樣?
當孩子的情緒系統(特別是杏仁核與自主神經系統)對外界產生過度警覺時,他們的大腦會進入「自我保護模式」。這時,大腦會關閉語言與社交功能,以減少所感知到的威脅,這就是我們所說的「凍結反應」。




Comments